2009年7月2日星期四

牦牛的骨骼- 读《藏地密码》

《藏地密码》,最近非常流行的探险系列小说,从《一》到预售中的《六》,广告打得铺天盖地,销售市场一片红火。好奇之下,买了一本回家翻阅,又在网上看了看后续的故事。对其评价为:一本不错的故事书,但若论“小说”或者“文学作品”,还远不够格。

一直以来,从不敢把口袋里的差评轻易掏出来示人,怕的是被人家一句话便顶了回来:“你写过么?怎地就敢妄自评论他人作品?”可后来想想,这话颇没道理,没吃过猪肉还见过猪跑呢,明明它一瘸一瘸的,就算我没当过猪,也一眼便知它贵体欠安,为何不可小议?所以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上,借着《藏地密码》,咱也随口点评一下最近看到的很多所谓“网络文学”的不尽人意之处。

1. 故事精彩,过目就忘

这恐怕是所有网络文学的特点,无论是“起点”、“榕树下”还是别的什么文学网站,小说若想吸引观众,首要条件就是故事精彩。情节跌宕起伏、主角上天入地,又偏偏在关键处嘎然而止请听下回分解,于是读者呼天抢地,不惜投票收藏给好评加分分以期快快更新。这点上,无疑《藏地密码》做得很是不错。

然而,故事精彩虽然是小说的必要因素之一,但若那些赶稿子的作者们太沉迷于制造戏剧性,就往往忽略了其该有的细腻内涵。正如一付牦牛骨骼,看似庞大惊人,但一惊之下,就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挖掘,于是读者自然扭头就忘。而此类骨骼看的多了,也就审美疲劳了。

2. 人物呆板,性格单薄

若想让作品完整立体,首当其冲的应该是在这垛牦牛骨骼上添加肌肉。形象丰满的人物,正如肌肉般是推动整个故事发展的原动力。

《藏地密码》中,卓木强少爷、方新教授、张立、唐敏以及后来陆续登场的各色人物,看的出作者是试图赋予他们鲜明的性格特色的,但无奈限于想象力和笔力,最终他们都变成了一张张单薄的画片。

比如卓木强这个最关键的人物,除了生猛有力、藏人后裔、深爱女友这几条外,性格里就再没有什么稳定的东西,时而沉默寡言时而像个话痨、时而野外生存强人时而无知无畏的像个幼童、时而干脆利落时而不可理喻的婆妈,尤其是,在这些对立冲突之间,又没有合适的外部或内在原因,于是观众就很难有带入感,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。

3. 作者意志太强,操控人物行为

当小说人物的形象日渐丰满后,往往会脱离作者的掌控。他们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和语言习惯,作者可以做的,只能是努力创造一些环境的变化,刺激笔下人物去做出他们应有的反应、同时渐渐改变他们。如何才能不违背主人公性格,却让事态向预期方向发展,是需要作者花费大量心思去构建、铺垫的,这就是所谓的作者与其笔下人物的斗争。

但很多现在流行的小说中,作者总是会生硬的胁迫笔下人物去代替自己说话做事。比如《藏地密码》中,人物会毫无征兆的突然开始讲解一些关于西藏、探险的基础知识,而当时的场合、周围的听众显然都不需要知道这些。此类段落只能理解为作者试图提供些基础知识,好让读者能够顺利的看下去。这种撇开故事人物,作者直接与读者对话的情节,不是不可以,但实在不够巧妙。

4. 无视细节,疲于奔命

只有骨骼和肌肉,硬戳戳一魔鬼筋肉人还是会让人很不舒服,细节便如皮毛一般,看似无益,却能将所有生硬遮蔽起来,让故事变得灵动,变得眉目传情。

例如描写男女间的感情,动辄就是至死不渝生死相随缠绵无边一夜情话,一堆堆的词藻堆切而无细节,便让人毫无感动可言。若是作者能停下赶稿子的匆忙脚步,细细的写上一节那凝望的双眸、交错相执的双手、离别前欲说不能的纠结,想必更能反衬危难当头时的英雄气概。而失了此等细节,作者所作的只能叫做把故事交代清楚了,若想把这故事变成小说,尚需精雕细琢。

记得小时候临摹漫画《七龙珠》,最难画的不是小悟空放冲击波,而是他身后那一堆堆的碎石。鸟山明之所以成为一代漫画宗师,不仅是由于其笔下人物神采飞扬,同时也是因为即使背景里的一草一木一碎石,大师也照样兢兢业业,勾画的栩栩如生。

5. 张弛无度,动静无序

掌控文字间的节奏,这恐怕应该属于高级技巧了。对此我也只是听人提及心向往之而已,碍于文学修养有限,连明晰的辨识那种节奏都还未曾做到。但不能否认,某些小说,随着情节发展,能轻易的使人心潮澎湃肾上腺分泌突增、而在恰到好处时,又会巧妙的让读者稍事平静,然后突然再掀高潮,一浪接一浪,以至于读毕掩卷依然欲罢不能。

在文字的节奏这点上,不要说做到,心里对此稍有意识的网络文学作家似乎都不是太多。

诚然,《藏地密码》确实不失为一个讲的颇为精彩的故事,做西藏基础知识的启蒙读物也差强人意,不过若能在充满藏味的牦牛骨骼上加之肌肉、覆以皮毛,并使其动作张弛有度赏心悦目,相信更能受人欢迎,也好对得起网上这许多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。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滔滔不绝孟浪了这许多,将来回看此文一定会嘲笑自己,不过也罢,年少不轻狂,你当我扮不成鹦鹉,贴出来以博一笑,反正谁也不知道网络背后坐着的是个啥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