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堆,即将某一类人论作一堆,再一言以蔽之。这向来是我们的强项。
随便举几个例子:河南人--骗子;上海人--斤斤计较;80、90后--无脑一代;农民工--城市不稳定因素;富二代--败家子。。。 此类用语比比皆是,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的有那么一点。说的轻了,这叫做论堆,说的重了,就是不同程度上的种族歧视:根据出生地、族群等差异,将人定性为异类并加以歧视。
这种将他人论堆的心理恐怕要源自于生存本能,我们总是希望属于强势一方,为了极尽所能又不伤“良心”的维护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,便努力的将其他人物化,再用一个或者几个词去定性他们,使他们听起来不再是和自己一样的人,以便可以顺利成章的去侵害占有他们应有的权利。
黄帝将蚩尤的部族定义为鬼怪,英国人自豪英勇的大战茹毛饮血印第安土著,白种人顺利成章的奴役且厌恶着黑人。当这一切都已是史实时,将100万被称作“大虾”的外星难民圈养在垃圾堆一样的隔离区,也会自然而然的被所有人接受。
《第九区》,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虚幻却又如此真实的世界。随着摇动的手持摄像镜头,我们跟随主角Wikus一起经历了面对“低等”异族时的一切心理:鄙夷、嘲讽、自以为是、隐藏在强者笑话之下的冷血无情。
然而,一次事故引发的基因突变,将“拆迁办主任”Wikus从原属的群体中残酷的剥离出来,迫使他一步步的,开始用一个外星人的眼睛去看待这个世界:
原来“大虾”的后代不是在火光中噼啪做响的黑色恶心爆米花。那些曾被自己说着笑话顺手拔掉营养管而扼杀的一个又一个胚胎中,也许会诞生电脑天才、也许会诞生对人类的一切都喜爱不已的大眼睛孩子。
原来外星人不是只懂得捡垃圾、吃猫罐头的苟延残喘的可怜虫。他们在整整28年里没有一天不为回家而努力,面对悲惨生活和血腥的现实,他们中的精英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守秘密,好让同伴继续向前。
原来他们从来都不是不可理喻的低能儿。友情、勇气、诺言,这些都快被人类自己遗忘的人性之光,同样也在第九区的垃圾堆里熠熠生辉。
换一个视角,“大虾”,就不再是那一百万个长得一模一样的恶心人的怪物,他们和我们没有分别,每一个都有自己的个性、有自己的梦想,是属于自己的那个故事的唯一主角。
短短72小时,彻底改变一生的价值观,从既得利益者变为被迫害者的同时,命运也给了Wikus另一只智慧的眼睛去看穿这一切,不知这样的命运到底算是残酷还是仁慈。
不过正如片尾,只要我们不为眼下的困苦或安逸所麻痹,只要我们还有愿望去爱除了自己以外的别人,那么无论身处何方,又或是拥有怎样的双手,掌心中那朵不败的玫瑰,都会永远盛开。。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